【我们的2024】当好村民健康“守门人”
“现在来就诊的村民,都夸我们村卫生室环境好、药品全,我们工作起来也更有劲了!”临泽县鸭暖镇大鸭村担任村医20余载的张希淼最近心情格外好。走进村卫生室,记者看到他正热情而专业地为前来求医的村民诊断、开方,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
记者了解到,以前的村卫生室空间狭小,条件简陋。2024年7月,大鸭村卫生室迁至大鸭中心社区,全新的100平米卫生室宽敞明亮,治疗室、观察室、注射室、药房规划有序,各类常用药物一应俱全,还配备了洁净的卫生厕所,舒适的就医环境赢得了患者的一致赞誉。“一进门,亮堂堂的,心情一下子就好了,病都感觉好了一半。”前来就医的王兆兵笑着说。
医疗设施的升级改造离不开机制的创新变革。2024年7月,临泽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医院及分院正式挂牌运营,通过重塑医疗卫生体系、整合优化资源,强化了村卫生室建设,并为基层更新配备了心电图机、心电监护仪、牙科综合治疗仪等医疗设备。
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,乡村医疗不仅硬件升级,村医的诊疗技术也在不断精进。张希淼介绍,如今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,村卫生室成了村民就医的首选,大家都把这儿当成了“小医院”。
大鸭村的张希祥近期胸闷气短,到卫生室检查后,张希淼通过医共体设备检查“绿色通道”,为其联系镇卫生院预约心电诊断,并依据结果进一步诊断治疗。“以前靠经验,现在有了医共体的检查信息共享,还有上级医院报告辅助,诊断更准了,治疗效果也更好了,再加上镇卫生院医生的指导,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,我们的诊疗水平也提高了。”张希淼说道。
除基本医疗外,公共卫生服务也是乡村基层医疗的关键一环。“叔叔,在家吗?我来给您量血压。”清晨,薄雾未散,22岁的大学生村医王鹏已开始走村串户进行健康随访。2024年6月,毕业于河西学院医学院的王鹏通过定向招聘计划,来到大鸭村卫生室,与张希淼一同守护全村668户1968人的健康。
王鹏告诉记者,跟着张大夫随访,很快就和乡亲们熟络起来。村里老年人居多,患腰腿疼、慢性病的不少,他心里都记着一本“健康账”。在68岁行动不便的王玉加老人家中,王鹏熟练地为其测量血压、血糖,仔细叮嘱用药注意事项,并宣传慢性病、传染病防治知识,提高老人健康意识。“我高血压两年多了,来卫生室买药很方便,当场就能报销。医生还会上门给村里不方便出门的高血压患者量血压,服务很周到。”王玉加称赞道。
“这半年,村民们对我很信任。但作为新手,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,不仅要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,还要增强沟通能力,和村民交心做朋友。”王鹏感慨道。
为持续提升医护人员服务水平,今年临泽县常态化开展乡村医生继续教育,深入推进“万名医护下基层”行动,选派63名骨干医生下沉基层进行为期3年的帮扶,推动县级医疗资源下沉,实现人才、技术、服务“三下沉”,带动了基层服务能力、效率、质量“三提升”。
经过几年时间发展,“小病不出村、常见病不出镇、大病不出县”的医疗愿景已照进现实,一幅“病有良医、医有优服”的民生新画卷正在临泽大地绚丽铺展。(李炳、张煜)
编辑:赵 棠
责编:魏红光
审核:李一波